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可用于疾病无创传感和筛查的体内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成像系统

微流控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2023-02-21 13:52 次阅读

中国江浙和欧洲,是叶坚教授读大学以来待过最久的两个地区。早年,他在浙江大学和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而他后来工作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与鲁汶大学紧紧相邻。

叶坚说:“在鲁汶大学和IMEC我度过了8年时光。鲁汶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即将迎来600周年校庆;IMEC是世界领先的微电子研究中心。古老和现代在这里碰撞和融合,欧洲大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IMEC勇于探索的做事风格和先进的技术理念,都给我带来了深远影响,让我形成了从容的为人处世风格和科研治学的态度。”

2013年,叶坚离开比利时,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聚焦于纳米技术与临床医学的交叉研究。前不久,他和团队将超亮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纳米探针,与自制的透射拉曼装置相结合,开发出一款拉曼检测/成像系统,让拉曼光学信号可以穿透14厘米深的肌肉组织并进行检测。

093c14f8-b19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来源:Small Methods)

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疾病的无创传感和筛查。例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已被成功用于人源化小鼠模型血管炎症的体内检测和深度多重分子成像,这说明其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成像技术,具备不错的应用前景。

同时,当这项技术与透射拉曼装置结合,有望实现活体小鼠深层血管炎症的体内、无创、实时成像。此外,还可通过多对激光探测器或旋转激光探测器,实现基于透射拉曼光谱的三维层析成像。

不过,也要注意到透射拉曼光谱的现有不足——即分辨率相对较低。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纳米探针的生物安全性和靶向肿瘤的效率等问题也很重要,特别是在体内成像方面,而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涂层或配体来改善。

叶坚认为,未来很有希望开发局部注射或使用纳米探针的体内应用,比如在前哨淋巴结成像的用途中,一般是在肿瘤周围注射纳米颗粒,切除前哨淋巴结、以及其包含的纳米颗粒,从而显著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结合之前一些基于透射拉曼的深度估计方法,该项技术有望对肥胖患者体内被厚脂肪覆盖的前哨淋巴结,进行精确定位和深度估计。总的来说,课题组非常期待关于透射拉曼光谱的临床应用。

近日,相关论文以《在最大允许暴露下的体内表面增强透射拉曼光谱:用于深层肿瘤的光安全检测》(In Vivo Surface-Enhanced Transmission Raman Spectroscopy Unde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Toward Photosafe Detection of Deep-Seated Tumors)为题发在Small Methods期刊上(IF 15.4)。

096162f8-b19e-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 | 相关论文(来源:Small Methods)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张玉敏,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林俐助理教授和叶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光学检测和成像方法:肿瘤诊断的绝佳工具

据介绍,体内肿瘤病灶的无创检测,对于临床医学肿瘤诊疗至关重要。当下,外科手术是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方法,一些医学成像技术比如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成像等,虽然可以获得内部肿瘤病灶的位置信息,但是由于采集时间长、仪器昂贵或辐射剂量大等原因,更多被用于术前诊断。

与之相比,光学检测和成像方法具有实时、高灵敏、非电离辐射、采集方便等优势,结合外源性造影剂可以提供关于生物体结构、功能和分子的精确信息,是肿瘤诊断的绝佳工具。

目前,多种光学造影剂和导航系统已被开发出来,借此可以使用宽场照明进行大范围成像、或者用手持式探头逐点探测微小病灶。

目前,基于吲哚菁绿的分子影像导航,在肺癌、脑胶质瘤、乳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手术中均已实现临床转化,并可以实时、动态地检测乳腺前哨淋巴结。

然而,现有的肿瘤光学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相关瓶颈:组织穿透深度较低、无法检测深层病灶,主要原因是生物组织对于光子有着强烈的散射与吸收作用。

例如,近红外区域肌肉组织的传输平均自由程只有1-2毫米。目前广泛使用的背散射式荧光成像技术的组织穿透深度通常只有几毫米,对于1厘米以上的深层病灶容易出现漏诊。

比如,临床结果显示,基于吲哚菁绿的术中成像,无法检测到距离胸膜深度超过1.3厘米的肺结节,从而会造成假阴性。因此,亟需开发一个能够检测深层病灶的光学方法,这对于实现高质量的临床医学诊断也非常重要。

从目前已有报道来看,透射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具有高组织穿透能力的非侵入性检测。但是,透射拉曼光谱技术的最新水平,依旧无法满足实际生物医学应用的要求。

首先,之前文献中报道的透射拉曼光谱技术的检测深度或组织厚度,仍远低于与人类相关的数值。

例如,人类的腹背距离渊源超过10厘米:儿童的平均厚度为17厘米,成人为22厘米。而使用透射拉曼光谱穿透超过10厘米的离体厚组织或活体动物的可行性,至今尚未得到证实。

其次,人们依旧不清楚光子在透射拉曼检测中的传播过程以及测量因素,亦不明确信号受到影响的规律。

一般来说,透射拉曼光谱信号不仅受到组织散射和吸收系数的影响,还可能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纳米探针的亮度、埋藏病变的深度、组织的总厚度等因素有关。评估这些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激光安全性是光学检测和成像模式在临床转化中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临床激光的光安全性,一般通过最大允许曝光量来评估,即对身体暴露表面造成损害的风险可忽略不计的最高光辐照度或辐射量。

然而,在大多数体内表面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里,人们使用的激光剂量远高于最大允许曝光量极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临床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终解决了光照安全剂量的问题。期间他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知识:

第一,所检测到的透射拉曼信号与病灶在组织中的深度,两者之间呈U型关系,这说明当病变位于组织中部时,信号最弱、对透射拉曼光谱的检测也最具挑战性;

第二,提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纳米探针的亮度,是增加检测深度/透射组织厚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三,激光束尺寸的增大几乎不影响深层病灶的透射拉曼强度,即可采用更大光束的尺寸,来降低激光的功率密度。得益于这些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本次成果。

09b375ca-b19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来源:Small Methods)

为什么能实现10厘米以上的穿透深度?

前文提到,该研究的大方向是利用深拉曼技术进行超高穿透深度的探索。课题组了解到,在已报道的深拉曼光谱技术中,透射拉曼光谱技术的深层检测能力最强,并且他们也从初步试验中证明了这一观点。

如前所述,透射拉曼光谱技术的最新水平还不能满足实际生物医学应用的要求。因此,他们定下了这样一个研究目标:实现10厘米以上超高组织检测深度/厚度。

非常幸运的是,提出目标不久之后就被实现了。充满喜悦的同时,也给该团队带了极大的困惑,那就是为什么能实现?

此外,他们所发现的新知识——即透射拉曼信号与病灶在组织中的深度两者之间是呈U型关系的,这和想象中的差异很大。

基于上述发现和困惑,课题组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对透射测量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深入挖掘。

期间,他们利用光子传输理论与辐射传递方程,对拉曼光子在组织中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借此发现了前文提到的新知识,回答了大家的疑惑:即为什么能实现10厘米以上的穿透深度。

09fd2f44-b19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来源:Small Methods)

接下来则是在安全激光照射范围内,进行相关实验以及论文撰写。叶坚表示:“我们在把上一阶段得到的结果和同行交流,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反馈:‘这么高的穿透深度,能不能用极低的激光功率实现呢?’”

对于活体检测应用来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激光安全性是光学模式临床转化中长期关注的问题。

临床激光通常被规定一个最大允许曝光量的阈值,然而目前大多数体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所使用的激光剂量远高于最大允许曝光量极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临床应用。

于是,他们再次开展理论计算,结果发现增大激光光束尺寸时,虽然会降低激光功率密度、影响浅表病灶的信号强度,但几乎不会影响深层病灶的信号强度。

原因在于,生物组织是高度散射体,光束在组织中传播后都将呈现扩散趋势。因此无论是使用聚焦光束还是扩散光束,对于深层病灶都是一样的效果。

这意味着课题组可以直接采用更大尺寸的扩散光束,实现深层病灶的检测,从而显著降低照射到组织表面的激光功率密度。

“总而言之,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从光子传输理论中窥见端倪,初步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将透射拉曼光谱技术用于无创体内生物医学检测,这一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叶坚说。

0a344e52-b19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来源:Small Methods)

既然此次工作实现的是深层病灶的无创检测,那么进一步地能否在检测这些深埋于表面以下的病变的同时,获取它们的深度信息?

在当前的临床程序里,通常人们从经皮或术中扫描的医学成像着手,借此确定病变的位置。从治疗策略的设计、到手术规划和手术指导,预估体表以下病灶的深度,对于临床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对患者进行光动力治疗之前,精确估计病变的深度有助于确定药物类型、剂量和激光参数。

此外,前哨淋巴结活检,通常包括识别和切除前哨淋巴结。准确估计前哨淋巴结的深度,可以缩短手术识别过程,降低前哨淋巴结切除过程中出血的风险。

在肿瘤治疗方面,肿瘤深度信息可以用来判断结直肠癌的分期,进而帮助制定治疗策略。

综上,发现病变并获取病变深度信息,对于临床诊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续,该团队希望在此方向继续深入探索,计划开发一种简单、光安全的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判断组织中深层病变的深度信息。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纳米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00

    浏览量

    25705
  • 核磁共振成像

    关注

    0

    文章

    6

    浏览量

    7017
  • 光学检测仪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

    浏览量

    7502
  • 拉曼光谱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0

    浏览量

    2660

原文标题:体内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成像系统,可用于疾病无创传感和筛查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三电极铅氧气传感器助力制氧机设计

    病变,导致氧气无法顺利进入体内细胞,出现低氧血症时,制氧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哪些人需要使用制氧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人群: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发表于 06-26 14:46

    用于单分子无标记定量检测的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是一种指纹式的、具有分子结构特异性的非弹性散射光谱。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可以实现对分子本身较弱的拉曼信号产生极大的增强,甚至可以达到单个分子的检测灵敏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4:25 308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单分子无标记定量<b class='flag-5'>检测</b>的数字胶体<b class='flag-5'>增强</b>拉曼光谱技术

    通过大小鼠血压测量实验明白了无血压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血压测量技术的重要性:血压测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医学研究中,
    发表于 04-22 09:40

    红外热成像及时预警疾病信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得以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在众多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无疑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们能够及时预警疾病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8:02 109次阅读
    红外热<b class='flag-5'>成像</b>及时预警<b class='flag-5'>疾病</b>信号

    永动LED手表、便携式血流成像手表、地震波探测仪|DF客周刊(第76期)

    了一种革命性的便携式血流成像设备,可以装在手表上,让你随时随地观察到身体内部的情况。这项技术基于高分辨率的光声成像技术,它首先利用激光脉冲被身体组织吸收,然后转化为热能,温度升高,最终通过热弹性膨胀
    发表于 03-22 11:43

    SC1254可用于安防中的红外成像系统,兼容AD9253

    SC1254可用于安防中的红外成像系统,兼容AD9253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0:14 197次阅读
    SC1254<b class='flag-5'>可用于</b>安防中的红外<b class='flag-5'>成像</b><b class='flag-5'>系统</b>,兼容AD9253

    【开源项目】自制一个客专属的反相机

    焦镜头接口系统。与此同时,制造商常用的图像传感器(OV2640/OV3660/OV5640)在市场上也有M12接口版本。基于这个巧合,我选择了M12镜头接口作为这个反相机项目的接口。 开发设备 由于我们选择
    发表于 02-29 15:50

    用于体内超声和光声双模显微成像的超灵敏透明超声换能器设计

    超声成像(USI)和光学成像(OI)传感器因其简单、安全及高成本效益,非常适合传感器融合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9 09:47 390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体内</b>超声和光声双模显微<b class='flag-5'>成像</b>的超灵敏透明超声换能器设计

    赛默斐视表面瑕疵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机器视觉技术

    表面瑕疵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检测产品表面瑕疵的系统。它可以自动地对产品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5:47 157次阅读

    用于体内实时动态多重成像的NIR-II窗口中的荧光放大纳米晶体

    实时动态光学成像系统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中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该成像系统在可以实时观测样本的基础之上,还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等独特优势。特别是,实时动态多重
    的头像 发表于 12-21 06:34 248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体内</b>实时动态多重<b class='flag-5'>成像</b>的NIR-II窗口中的荧光放大纳米晶体

    红外热成像技术助力建筑检测

    在快速发展的建筑检测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凭借非接触、大范围检测等特点正在被应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经常会出现外墙空鼓、墙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0:18 222次阅读
    红外热<b class='flag-5'>成像</b>技术助力建筑<b class='flag-5'>检测</b>

    热障涂层红外热波成像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红外热成像是具有非接触、检测面积大、检测结果直观等突出优势的新兴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纤维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4:19 437次阅读
    热障涂层红外热波<b class='flag-5'>成像</b>无损<b class='flag-5'>检测</b>研究现状

    用于早期疾病检测的碳纳米管光学传感器的开发

    介绍 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开发纳米级传感器以在早期阶段检测癌症。Daniel Heller 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具有独特光学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可以更轻松地识别体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06:27 263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早期<b class='flag-5'>疾病</b><b class='flag-5'>检测</b>的碳纳米管光学<b class='flag-5'>传感</b>器的开发

    表面电位传感器用途与结构

    表面电位传感器 EFS系列 表面电位传感器的结构 探头部位是检测感光鼓表面电位的"眼睛",其由带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7:03 595次阅读
    <b class='flag-5'>表面</b>电位<b class='flag-5'>传感</b>器用途与结构

    新材料检测必备实验室资源:表面检测

    表面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表面的质量控制技术,可用于解决各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0:02 807次阅读
    新材料<b class='flag-5'>检测</b>必备实验室资源:<b class='flag-5'>表面</b><b class='flag-5'>检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