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在1984年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英特尔或许不会在1985年就“匆匆”进入中国。
毕竟,作为一家1968年才成立的新公司,英特尔的国际化经验比起那些“百年老店”要逊色不少。但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英特尔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国。
同许多跨国公司一样,英特尔在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也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尴尬。自1985年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由于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也不太清楚该如何确立长期的中国战略,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都处于探路摸索阶段。
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逐步加快,英特尔逐渐找到了它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从1995年开始,英特尔在中国进入了起跑阶段,这期间最主要的成绩是和众多合作伙伴一起,紧紧抓住了中国市场电脑普及的机会,直至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
真正促使英特尔决心植根并融入中国的,是入世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入世以来的十年,英特尔在中国加速发展,利用WTO提供的机制和条件,完成了在中国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体布局。如今,英特尔在中国总投资已达4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消费市场,是英特尔除美国以外资源投入最大、机构设置最全、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并独立向总部直接汇报的区域市场。这是26年前英特尔在中国设立一个小小办事处时,想象不到的。”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谈到,正是英特尔坚定地与中国产业完全彻底地合作,相依相伴、共同成长,才有了今天的双赢局面。
“这已不是英特尔的一种美好的期待,而是一段日月可鉴的历史。”他说,“我相信中国将会从全球的生产中心走向创新中心。这种发展趋势之下,中国成为集制造、创新、消费为一体的全球重要市场指日可待。”
紧随国家发展战略
2010年10月底,英特尔在亚洲的首个晶圆制造厂——中国大连芯片厂正式投产。该芯片厂是英特尔于1992年在爱尔兰建立F10晶圆厂后,18年以来新建的第一座晶圆厂,是英特尔在全球第八家300毫米晶圆厂,也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制造工厂。
这家总投资高达25亿美元的工厂,是英特尔实现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工厂于2007年下半年破土动工之后不久,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按照传统的观点,危机中企业一定要以“现金为王”——将现金紧紧抓在手中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于是,外界出现了英特尔会否延缓甚至是减少在大连投资工厂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以实际行动回击了所有的怀疑:不仅没有削减在大连的投资,而且还决定加大对成都工厂的投资,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继续增加。
“因为我们的投资都跟中国的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所以我们相信这样的投资一定会取得成功。”当本刊记者问及英特尔为何会如此“特立独行”时,戈峻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与许多外企的同行不同,在英特尔中国公司高管们的日程表上,经常会有一项特别的安排——开会研究中国的重大方针政策。
去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英特尔中国指导委员会进行了数次深度探讨,其中一次是邀请一些对“十二五”有专门研究的国际咨询顾问为指委会全面介绍、解读“十二五”规划。
或许外界不解,为何一家跨国公司的内部会如此重视中国的政策变化。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社会的走向,也左右着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戈峻向本刊记者谈到,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给众多跨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于是,如何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实际的业绩就成为每一家跨国公司必须回答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意识到,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就一定要了解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要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中国的国家战略匹配起来,那才意味着找到了双赢的要点。”他强调,进入中国26年来,英特尔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无不紧随着中国政府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
对于英特尔在中国入世后的三次重大战略布局——上海亚太区研发中心、成都芯片封装测试、大连晶圆工厂,戈峻给出的注解分别就是上海产业升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或许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仔细分析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之后,戈峻感到非常兴奋。
“因为至少三分之一重点方向跟我们想做的完全一致,像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等具体部署对英特尔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他向本刊记者谈到,比如利用IT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产业升级,英特尔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企业,非常有经验;再比如国家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组织各方力量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等等,很多内容与英特尔近期发展战略的重点,如教育创新、公益创新、环境创新和中小企业创新等不谋而合。
共同成长才能共赢
尽管在今日中国市场上的地位无人撼动,但在当年,英特尔的决策者们对该不该进入中国、何时进入中国、进入中国后能不能取得好的业绩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
在戈峻看来,当年信心不足并非是看不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产业成熟度实在太低。
对当时的英特尔而言,要将自己的技术植根于中国,有两块土壤可以选择,一块是中国的市场,另一块是中国的产业。
“两者之间的选择既是策略的选择,又是战略的抉择,因为它影响着不同的合作模式,进而决定着我们在中国的未来。”戈峻谈到,如果仅仅立足于中国的市场,在当时中国的状况下既直接又简捷实用,因为只需把芯片产品源源不断地直接输入中国市场即可,但英特尔最终的战略重心还是定位于与中国产业合作。
但很快,英特尔便发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虽然大多数国内PC厂商认为英特尔的技术很好很强大,但是太过超前。国内厂商更感兴趣的反而是一些“基础”问题,比如英特尔的组织架构、如何建立一个PC生产线等。
“英特尔从来没有在哪个国家遇到和中国一样的情况,要面对一个刚处于萌发阶段的产业,英特尔自己的战略、策略也不是很清晰,别的地方已经做成熟的很多东西拿到中国来没有用。”当时英特尔在中国的高管就曾抱怨,“中国的PC企业连研发里很简单的电源测试、内存条测试,都需要英特尔的工程师和他们一起手把手地搞。”
“这一切让英特尔意识到,最应该做的是帮助中国的企业提高能力,一起引导消费者,使大家认识到电脑能够做什么,把市场培育起来。于是,在此后的十几年中,英特尔与中国的PC厂商达成紧密同盟,推动中国市场走向繁荣。在这一时期内,英特尔在中国与全球同步发布其最先进的芯片产品,甚至在中国首发。”戈峻表示,结果自然是双赢——中国电脑产业和电脑厂商迅速成长壮大至今天的规模,而英特尔也抓住了这一波历史性机遇,在中国市场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市场细分优势。
放眼未来,英特尔又有了新的计划。
“近年来,中国本土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在这一过程中,英特尔将会和国内企业协同创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立足中国市场,决胜未来的世界市场。”
在戈峻看来,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如果说前十年是“InChina(在中国)”,其后十年是“WithChina(跟中国在一起)”,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就是“ForChina(为中国)”。
独特的创新文化
“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稍微了解IT行业的人,对这条著名的“摩尔定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作为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当初提出的这样一条“定律”,实际并非数学或是物理上的“定律”,而只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
“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它一直是推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因。在这个产业当中,一定要遵守这个定律,你只有赶上或者突破它,才能成功。”戈峻告诉记者,所以对于任何一家在IT行业打拼的企业来说,创新就成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IT行业的激烈竞争众所周知,不断有新的企业诞生和消亡,但英特尔却基业长青,并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一直保持行业领先。
对此,戈峻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英特尔独特的创新文化。
“只有那些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人才能成功。”他提到了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前任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的名言。
“英特尔从来不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满意,从来不会。”采访中,戈峻告诉记者,过去五个财报季度,英特尔无论是产值、营业收入还是利润都创造了新的纪录,但恰恰是这个时候,英特尔在内部发出了警号——现在是最危急的时刻。
“两周之前,英特尔全球800位高层领导云集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开了两天的会议,目的就是要把成功带给我们的包袱彻底丢掉,开拓新的市场,努力进入最新的产品领域。”他说。
“莫为历史所羁绊,放手而为创绚烂”,在戈峻看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诺伊斯的这句话完全可以用来概括英特尔40多年来的创新历程。
“它激励着我们,不要被成功所陶醉,或者对失败妥协,永远都要继续创新。最好的日子,就是最难过的时候;最困难的日子,也是最有信心的时候;这种意识已经融入到英特尔每个员工的头脑里了。”戈峻最后谈到,多年来,英特尔已习惯于以永不停顿的创新来应对纷繁艰险的挑战。正是凭借着长久积淀的技术优势,英特尔才逐渐由一家“美国公司”进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司”。
评论
查看更多